不同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的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药品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药品使用规范、安全与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紧密联系,而用药信息的准确及安全直接影响着药学服务模式,所以药物服务模式被视为影响用药准确、安全的主要因素[1]。近年,医学技术发展不断完善,人类的需求也随之改变,药学服务也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不同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的影响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接收的180例患者收入本实验,基于平行对照法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中,男患、女患分别有46例和44例;年龄分布:18岁~71岁,均值(44.)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中专及高中、大专及以上分别有26例、36例和28例;观察组中,男患、女患分别有48例和42例;年龄分布:20岁~70岁,均值(44.)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中专及高中、大专及以上分别有29例、35例和26例;组间基线资料差异较小(P>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与《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中有关要求相符;②沟通、表达、理解能力均正常;③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书面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具有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史;②合并心、肾、肝器官功能不全;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合并恶性肿瘤;⑤凝血功能障碍严重;⑥因个人因素不愿参与本研究或者中途选择退出。
1.2 方法
对照组:传统药学服务模式。也就是让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向药师递交处方,药师根据处方取药,同时为患者及其家人讲解药物使用剂量、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具体如下:①强化药物质量管理。通过规章制度严格控制药物质量,从采购、入库、药品预算、盘点、验收、储存、检查至发放等方面,规范相关操作,不仅要确保药品采集、药物来源的合理性,也要保证良好的药品质量,将相关单据检查工作做好,确保药品数量及规格正确。②提升药学服务人员综合素质,树立全新的药学服务思维模式。进一步考察药学服务人员时间经验及理论知识,定期开展针对性教育及培训,促进目前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与此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法律知识、职业道德知识,促进道德水平的提高。③服务模式。药师取药期间,应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家族史、用药史及过敏史等,然后对处方中药物使用是否合理进行判断。与此同时,深入分析、审查处方中是否存在抗菌药物滥用现象或者不合理用药现象,处方开具时,要求医师与患者有效沟通。为患者讲解使用该药物治疗的效果、目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促进其用药配合度和信任感提高。设定专业用药咨询服务,并创建服务台,一旦患者有需求,便可以进行耐心指导,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细心解答。
1.3 观察指标
对用药依从性、药品差错发生和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用药合理性进行观察。用药依从性包括三项指标,分别是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总例数-不依从例数)/总例数*100%=用药依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 P S S 2 0.0 准确分析本研究数据,(±s)和[n(%)]分别代表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与x2检验;两组采用以P检验,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用药依从性
观察组用药依从性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具体如下表1。
表1 对比用药依从性[n(%)]分组 n 不依从 部分依从 完全依从 总依从率对照组 90 10 39 41 80(88.89)观察组 90 2 42 46 88(97.78)x2 5.714 P 0.017
2.2 用药安全性
对照组中,药品差错发生和用药不良反应分别有7例和16例,发生率分别是7.78%和17.78%;观察组中,药品差错发生和用药不良反应分别有1例和7例,发生率分别是1.11%和7.78%;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x2=4.708、4.038;P=0.029、0.044)。
2.3 用药合理性
合理用药时间方面,对照组是(21.)d,对照组是(11.)d,观察组比对照组长,差异明显(t=22.821;P=0.000)。
3 讨 论
药物服务的出现,主要是确保患者用药科学、合理,避免病情加重,使其生活质量和预后改善。因为我国药物服务发展较晚,在理念和服务模式方面都处于相对传统的阶段。本文主要针对新型药学服务模式与传统药学服务模式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用药依从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据有关资料显示[2],用药依从性是患者合理用药的前提,同时也是患者按照医嘱治疗状况,用药依从性可以充分反映配合度,尽可能避免私自调整药物服用剂量。此外,在药品差错发生率和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药物在充分发挥自身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体自身正常生理活动,进而发生的与治疗无紧密联系的反应又被成为副反应,由未合理应用药物引起的反应被视为不良反应。经调查研究发现,每年因药物使用不合理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高达70%,所以科学、合理用药特别重要,其有助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对药物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全面掌握、明确药品的性质、形状、适应症、稳定性、禁忌症、药学原理、联合用药的要求等,以便在患者未取得药品前及早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此同时,将与患者交流、沟通工作做好,协助其进一步认识药物应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将自我监测不良反应工作做好,进一步改善用药质量。除此之外,将药品分发及调配等各阶段审核工作做好,尽可能避免潜在风险及差错事件的发生。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合理用药时间相比于对照组长,差异明显(P<0.05);可见,药物管理期间,通过实施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可尽量保证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延长药物使用合理的时间,尽可能保证用药安全性,以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上一篇:临床合理用药试题库应用与试卷分析*
下一篇:中成药对我院艾滋病康复用药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