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操作让剩余合理以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
一、操作中感悟、认识到“平均分有时会有剩余”
1.回顾旧知: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师:请同学们先把1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在小组里摆一摆。
(1)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2)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10÷2=5(人)。
师: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各个数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称及读法。
2.承上启下:平均分后,有时会有剩余
师:如果把1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分3支、4支、5支,可以分给几人呢?请同学们摆一摆,并小组交流:
(1)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1:10÷3=3人余1支。
生2:10÷4=2人余2支。
生3:10÷5=2(人)。
笔者接着引导学生:“这里的数是有单位的,规范算式的写法:10÷3=3(人)……1(支),这种写法既简单又美观。”
师:谁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通过自己动手分铅笔,学生们很容易理解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从刚才的操作过程中,我们还抽象出一组算式,填写在表格内。
3.感悟认识:初步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分了2次铅笔,在这2次分配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先小组同学讨论,再回答。
观察表格中的这些算式,引导学生自己做总结:“平均分”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剩余”,比如:10÷2=5,10÷5=2;另一种是“有剩余”,比如:10÷3=3……1,10÷4=2……2,不够分的那部分就是余数,“余数”这个概念的揭示就水到渠成了。
反思: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将10支铅笔平均分,每人分2支、3支、4支、5支,可以怎么分”的操作,让学生在分东西的过程中形成:无论是按每几个一份去分,还是平均分成几份,都会出现“正好分完”和“有剩余”两种情况。接着在这样的图像表征中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引入有余数的除法,同时揭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以及“余数”的概念。然后是有余数的除法横式和没有余数(表内)除法的横式的对比,通过结合操作过程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每个数表示的含义。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扩展,为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操作中比较、归纳出“余数都比除数小”
1.列式填表:不同情况的平均分会怎样
师:刚刚我们是把10支铅笔平均分的,现在我们再试一试其他情况。我们知道,4根小棒摆1个正方形,8根小棒可以摆2个,像这样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
师:如果用17根小棒去摆,会得到怎样一道算式呢?出现了这样两种情况:
2.比较归纳:余数都比除数小
师:你觉得哪道算式正确?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通过交流,大家形成了统一的见解,“17÷4=4(个)……1(根)”这道算式是正确的,他们认为:
生1:如果余5根,我们就可以再摆1个正方形了,所以余数不可能是5。
生2:17÷4,最大可以商4,四四十六,所以应该是17÷4=4(个)……1(根)。
生3:我们可以观察前面已经得到的算式,会发现余数只有1、2、3这三种情况,也就是余数都会比除数小。
师:为什么“余数都比除数小”呢?
生:除数是4,如果余下的数又满4根,表示剩下的小棒中还够摆一个正方形,那就没有分完,要继续摆下去,直到不够摆为止,那么余下的数只可能比4小。所以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都比除数小。
反思: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入手,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理解数学知识,利用具体、直观、形象的活动材料,变知识传授为学生动手探究,让学生经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操作、观察、猜测和归纳等活动中,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相互交流、比较、吸引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形成学生的认知。在操作中得出一组算式,是顺理成章的。重要的是接下来的观察、比较活动,“余数为什么都比除数小?”这个结论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自己的操作中观察、思考、交流,有效地把握生成资源得出的结论,因此这个结论是“合理”的。在活泼、有序和高效的课堂中,让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进一步辨清概念、理清思路,由原有的“一”个问题,再看到了引发的“众”多问题,找到它们的相同之处,在自然而然中掌握了新知,突破了难点。
上一篇:语文课堂应该达到怎样的静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