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中国行动 《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教授 赵志刚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旨在鼓励医院控制服务成本,推动医保精细化管理,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维护参保人健康权益。
对临床药师而言,DRG(诊断相关分组)试点工作的开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借助DRG,药师有了新平台,但也对其提出了新要求。
药师应融入医院管理与临床工作,参与临床路径的制定、执行和优化,用临床语言传递药师的核心使命,助力优化医院管理。
药师要利用DRG帮助医院控制成本,利用卫生经济学等方法,衡量药师价值及其为医院带来的经济效益,通过具体数据,展现合理用药的意义,并形成文化氛围,提升临床科室认同度,最终获得行业认可。
用药路径嵌入临床路径
目前,医药费用增长快,部分原因是,医院在进行用药目录调整时,对经济因素考量不充分。
临床路径是标准化的诊疗规范程序,把用药路径嵌入其中,利于开展合理用药、降低次均药费、进行药物经济学探索等。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224个病种的临床路径。与诊疗路径、护理路径的落实情况相比较,用药路径的落实程度还不高。在很多病种的临床路径中,没有明确提及具体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在临床路径执行过程中,用药路径的执行应该基于医院药品目录(医疗机构处方集),明确路径中药物的品种、剂量和疗程。
临床路径的制定、调整需要多学科专业人士的参与,包括医院管理者、医生、护士和药师。药师要转变观念与角色定位,主动作为,在处方集遴选、仿制药替换,以及处方(医嘱)审核与点评、重点药品使用监测、药品费用监测、药品利用评价、药物治疗管理和个体化用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精准打造“天坛用药路径”
近年来,凭借出色的抑酸疗效,质子泵抑制剂(PPI)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使众多酸相关疾病患者摆脱了疾病困扰。监测数据表明,全国范围内,存在PPI滥用趋势,特别是在预防性用药方面。
为了合理管控应激性溃疡预防性使用PPI,北京天坛医院探索制定了外科PPI预防用药管理路径。通过定量分析外科各病区PPI使用情况,包括品种、溶媒、单次用量、使用频次、疗程和金额等,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不合理用药关键点。
首先,针对各个科室情况,我院开展了问卷调研,明确用药目的。其次,我院进行了抽样病例调研,对比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治疗结果,干预组结果明显优于非干预组的,尤其是在经济性方面,制定干预措施。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我院制定了PPI预防性用药临床路径。
该路径的制定,实现了用药的有效、安全、经济,发挥了药师的作用,减少了因过度用药带来的工作量。
我院通过规范的前期评估、制定精准干预措施,从而保证了临床安全、有效用药,不仅获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还为其他临床用药干预和路径制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DRG的落地执行需多方力量联合推动:政府管理者要有统筹和改革的决心和能力;医务人员要规范诊疗行为,提升医疗质量;药师需把关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充分考量经济性等因素。总之,亟须多部门、多团队联动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药学服务路径的制定有助于DRG在医疗机构的推广与应用,有助于实现不降低疗效的同时,降低用药风险、提高医院收益的目的。
植入合理用药理念
医疗机构药品目录制定是合理用药的前端。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医疗机构药品准入与调出标准。加快研究制定医疗机构处方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和相应的药品评价、遴选制度势在必行。
科学的药品评价与遴选制度确保医疗机构药品的品种结构优化,使患者享受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药物治疗,同时也对DRG的落地起到推动作用,对临床路径中用药路径的制定起到参考和指导作用。
7月30日,《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简称《指南》)发布,为我国医疗机构建立了一套药品评价与遴选的量化评分系统。
该《指南》由健康中国研究中心药品与健康产品专家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居家药学服务药师分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医药知识管理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中国毒理学会临床毒理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药学分会和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药学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专家共同制定。